bat·365(中文)官方网站-网页版

NEWS新闻中心

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—— 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-bat365在线平台

2024-03-01 12:24:0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本文摘要: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—— 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

  侗者舞其技,苗家歌且谣。

传承民族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—— 黔东南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

  侗者舞其技,苗家歌且谣。在载歌载舞的春节氛围里,黔东南儿女收到一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来的新年礼物——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,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。

  这意味着,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,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,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。

 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,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,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、存续状态良好,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,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。

  “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”这一金字招牌,在秉持保护优先、整体保护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下,充分实现了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,实现“遗产丰富、氛围浓厚、特色鲜明、民众受益”目标的重大意义。

  十年磨一剑,今朝把示君。

  作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,黔东南3.03万平方公里,居住着苗、侗、水等46个民族,是我国苗族、侗族人口最为集中的聚居区。

  千百年来,我州多民族共生共荣和谐相处,共同创造了以苗侗文化为特色、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黔东南民族文化,享有“歌舞之州、森林之州、神奇之州、百节之乡、民间手工艺之乡、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核心地、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”等诸多美誉,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丰饶。

  在时间的长河里,2012年对于苗侗儿女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

  这一年的12月,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,成为我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(实验)区之一。

  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,又是一个崇高的责任和使命。

  州委、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,坚持高位谋划推进、健全工作机制、创新载体模式,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。

  2017年1月,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(2016-2030)》获批实施。

  《总体规划》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保护内容:

  ——人类和国家、省、州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;

  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;

  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保护;

  —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;

  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保护。

  保护范围分有核心区、重点区及辐射区。

  核心区包括苗族文化和侗族文化整体性保护核心区。苗族文化整体性保护核心区分为雷公山、云台山、月亮山三个核心区域,侗族文化整体性保护核心区分为侗族南部方言区、侗族北部方言区两个核心区域。

  重点区包括清水江木商贸易文化、都柳江苗族侗族迁徙文化、氵舞 阳河古驿道文化三个文化传承线路区域。

  辐射区包括岜莎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、报京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、隆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区等12个社区。

  其势已成,其时已至。

  实验区建设被纳入总体规划,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、城乡建设规划、生态保护等专门规划衔接到位。

  我州先后颁布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》等十余部地方性法规,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。同时制定出台了《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(2017—2020)》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,健全保护工作制度。

  成立了由原贵州省文化厅和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、州直有关部门和县(市)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区规划编制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省、州、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,有效推进实验区的建设和管理,并引导专家队伍和社会力量参与实验区建设工作。

  全州上下点燃文化生态保护的星星之火。

  —— 整理出版31本十余万册实验区非遗系列丛书,完成侗族大歌、苗族古歌等33个项目及1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,在全省率先安装贵州省非遗数字化著录与存储应用系统,系统覆盖保护区的16县(市)。

  ——积极申报认定、壮大传承队伍,建立国家、省、州、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,形成老、中、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。通过传承人职称认定,提升社会认可度,增强传承人文化自信心。

  ——加强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,探索出一条“以非遗小镇为引领,以非遗展示馆为骨干,以村落非遗传习基地为支撑”的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模式。全州现有各类非遗传习基地358处,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阵地保障。

  ——加强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,优化文化生态。围绕“三山”(雷公山、月亮山、云台山)“三江”(清水江、都柳江、氵舞 阳河)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区域,实施跨县域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工程。推动了侗族大歌、苗族飞歌、苗族古歌、侗戏等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,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自觉性。

  ——开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,2016-2020年间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超过5万人次,通过建设雷山县麻料银饰村等非遗扶贫工坊,助力全州15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.32万人,于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。

  ——推进非遗教育进校园,厚植保护理念。全州现有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23所,通过示范学校的带动,全州有1000余所学校常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。支持编撰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教材60本20余万册。

  此外,以总体规划为蓝图,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,我州实现“非遗+”融合发展三大创新:

  一是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州级非遗传承人群申报认定工作,激发了非遗传承群体的积极性;

  二是推行易地扶贫搬迁“非遗随人走”,在搬迁安置点建有芦笙场、非遗展示馆,组建了40余支非遗传承队伍。

  三是推广“非遗+”减贫模式,实现老百姓在家就业增收,有效推动了产业振兴、脱贫致富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全州干部群众励精图治、奋发有为,成功创建了“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”。

  它的设立,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,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;对于提高文化自觉,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,增进民族团结,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;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,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成功创建,也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。

  下一步,我州将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“桥头堡”建设,持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,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,精心打造非遗文创品牌,推动“非遗+”深度融合发展,使保护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黔东南各族人民,更好地促进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
本文关键词:bat365官网登录,bat365官方网站,bat365在线平台

本文来源:bat365官网登录-www.zbengbangpco.com

搜索